膏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五大药物剂型——丸、散、丹、膏、汤之一。膏药系指饮片、
食用植物油与红丹(铅丹)或官粉(铅粉)炼制成膏料,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。前者称为黑膏药,
后者称为白膏药。膏药常用于消肿、拔毒、生肌等,使用范围较广。白膏药种类和应用较少,目前所使用的膏药基本上为黑膏药。
近年来黑膏药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,本文就黑膏药的历史沿革、临床应用、质量标准变化、生产流通概况等问题进行综述,
并对膏药的存在缺陷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。
膏药、凝胶、乳膏等贴牌代加工俏福圣
代加工膏药的历史沿革
在中药五大剂型中,膏药外敷法起源相当早,比到汉代才完全成熟的煎煮取汁法还要早得多,早期的膏药多指动物脂肪或者用动物脂肪为基质,
加以药物用来外敷。魏晋以后,膏药得到推广,并由开始的动物脂肪逐渐转变成现在的黑膏药。
熬炼黑膏药的最早记载始于晋代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(约公元315年),书中指出用清麻油、黄丹熬炼黑膏药,但是没有具体的膏药品种。
东晋末年刘涓子撰写的《刘涓子鬼遗方》中对痈疽使用了薄贴这种剂型,但未有黑膏药制剂的记载。
唐代孙思邈(约公元581年—681年)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首次收载了乌麻膏一个黑膏药剂型,书中对乌麻膏的功能主治、
用法用量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描述。宋朝时期黑膏药得到极大发展,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,沿用至今的暖脐膏就首创于宋代,
金元时期出现了万应膏,明清时膏药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详细记载了膏药的方剂和用法。
清代的吴尚先撰写的《理论骈文》下卷专载膏药158方,介绍了膏药的致病机理和治疗特点,开创了外治法的新途径。
到了近现代,橡胶膏剂、巴布剂、贴剂及其他内服外用剂型的出现,以其使用方便,疗效显著,无污染等优势得到迅速发展,
膏药的市场在逐渐萎缩。